【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共同富裕”看中国式现代化指向下的乡村振兴
没有富裕,就没有共同富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共同富裕首要的任务还是要富裕起来。
富裕不是指向某一个或少数几个要素的富裕,而应该是参与这个过程的所有要素的共同富裕,不管是劳动要素、资本要素,还是社会组织要素,它们都是参与这个过程的共同体,我们要始终强调共同体意识和共同体理念的推进,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方向性问题。社会发展的核心在人,人如果没有发展起来就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例如,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怎么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有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本质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和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这个角度来看,实现共同富裕实际上就是参与这个过程的所有要素的一种公平公正的价值体现和价值获取。
共同富裕必须要有“共”,这里的“共”字,是指合伙,即大家一起搭伙,是一个过程。“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当然,这是在公平公正前提下对于具有全劳动能力的人员来说的。对于一些丧失劳动能力和半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的人员,还是需要提供一些支撑助力。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战略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战略目标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的目标追求。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明:“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作出的明确回答和庄严承诺。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既要把蛋糕做好、做大,依托市场的环境和平台大力发展生产力;也要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匹配,注意避免和解决农村空心化等问题,适宜地采取有效利用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方式。在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要大力探索,一定要和现实生产力匹配。
共同富裕不能脱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核心
根据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共同富裕的实现形式(模式)是自由人联合体,不能脱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核心。共同富裕不仅是结果的共同富裕,更是过程的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上的共同富裕,更是政治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富裕。
关键点之一是实现新发展理念下的共富发展,包括五大维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一是要做好做大蛋糕,否则富裕一定是有天花板的,不管怎么“共同”,大家也只能达到一个天花板的富裕程度;二是要分好蛋糕,要建立有效公正的分配机制,包括注重慈善的功能运用、公益岗位的设立等。还要做好做大发展生产力的机制保障、制度安排,完善公平可持续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等。
关键点之二是以共同体意识打造共同体。乡村振兴有很多环节,共同富裕是通过有效的共同体网络体系构成的,这就要求我们率先形成共同体意识,首先就是要开放。当然,各地的情况、各个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要特别重视以改革为抓手,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要不停地探索、改革和调整,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良性互促。
关键点之三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以共同富裕为最终指向的乡村振兴,是从传统农耕文明上升到一个融传统农耕文明之精华,与现代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特别是生态文明,以及现阶段新发展理念、新时代所呈现的文明特征于一体的一个新型文明形态。共同富裕价值指向下的乡村振兴是一个跨度几十年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继续踏踏实实、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步把这个任务实现好。
(作者系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雷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本站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有侵权违规信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