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杜绝防疫过程中的“层层加码”“一刀切”,但到了具体实践中,却屡禁不止、屡教难改。原因无非是缺乏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也有待提升。虽然中央明确了政策要求,但有些地方只是依样画葫芦、画得更大一点,一旦出了问题就找借口、推责任。有些地方把“动态”背后科学精准的要求与“清零”目标割裂开来,层层传导之下,实际执行就没有了因时因势操作的空间。
看似“严格落实”的“一刀切”,实则罔顾实际;看似“主动作为”的“层层加码”,实则怕担责任。这些懒政、怠政的套路,都是既没有把中央的政策吃透吃好,也没有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耽误的是疫情防控大局,消耗的是民众信任,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
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防控任务重要紧迫。防控的目的是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贵在科学精准有效地织密防控网、保障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从优化调整二十条措施的内容来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针对的都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要害是禁止擅自升级疫情防控措施,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把一系列政策要求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拿出切实行动。在与疫情的反复较量中,我们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各地也有成功做法可供借鉴,这些都是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有力武器。同时,各地在出台具体措施前要多了解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防止出现“花拳绣腿”的问题;在落实属地责任、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时也要明确,过度防疫造成不必要社会代价与疏于防控造成疫情蔓延同等问责。
疫情防控举措的科学性、精准性,一端连接着防疫效率,一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对“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重要且必要。但是,治标的同时,更需治本。通过这场战“疫”,增长干事创业的胆识、增强统筹协调的本领、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也是考验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大问题。(经济日报评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本站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有侵权违规信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