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今起实施 聚焦公众参与
中轴线申遗列入2018年中考题语文试卷;北京雨燕列入2022年高考考题;首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作品累计达到35433件,5000余名参赛选手来自全国18个省及直辖市,覆盖“老、中、青、小”四代人……从2011年北京市提出中轴线申遗,至今已有11年,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取得了“文物保护与文化惠民的双赢”。
遗产腾退开放
让老百姓认知中轴线
最近5年,北京市先后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景山、皇史宬、宏恩观的腾退工作,修缮开放了景山寿皇殿建筑群,整体贯通中轴线南段御道景观。其中,太庙、先农坛核心区内市属机关单位办公用房全部腾退拆除。多处遗产点的腾退开放,促进了公众对中轴线的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
9月24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2022先农坛一亩三分地秋收体验活动,邀请十组家庭下田收割农作物,今秋以收割黍(shǔ)子为主。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先农坛“一亩三分地”自2018年腾退恢复,每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都会在此举办农耕文化活动,成为中轴线上独特的惠民项目。此外,2020年开放的景山寿皇殿等也让游客们加深了对中轴线“精美树池”的独特景观的认知。今年7月底举办的首届北京文化论坛,还专门设置了“中轴线沿线点位”,嘉宾们从永定门一路来到钟鼓楼,尽阅中轴线风貌。
各类特色展陈
让老百姓感受中轴线
除了遗产点向公众开放,社会上各类展陈也给老百姓提供了颇具特点的认知中轴的路径。例如,2020年11月19日至12月20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和北京青年报社在景山公园观德殿联合主办的《中轴现时与愿景》展览就为老百姓从一个新的角度认知中轴打开了一扇窗。这个展览以“媒体聚焦中轴线 回望十年申遗路”为主线,梳理出“老百姓的感情轴”“老城保护的牵引轴”“首都建设的发展轴”为内涵的“中轴情结”。展览历时一个月,接待观众3万余人。
在2021年年初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办公室、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青年报社联合承办的《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北京名城保护再出发》北京名城保护条例展览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展,在展览的“人居画卷”部分,晨曦中的钟鼓楼、夕阳下的故宫角楼、夜色里的永定门……中轴线各大地标依次亮相,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1月28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青年报社还联合发布了“2021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排名第一位的就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驶入“快车道”:2021年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顺利推进,印发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全力推进中轴线环境整治等。
数字赋能
让公众沉浸中轴线
随着北京数字标杆城市建设高速推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场景应用聚焦中轴线申遗。数字技术的运用,让公众对于中轴线的体验更具沉浸感。
今年8月,西城区文旅局携手北京河图推出“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市民、游客下载专用App,在万宁桥镇水兽化身的“水灵龙”引导下,可体验虚拟与现实结合、历史与当下辉映的数字中轴新景观,感受“活”起来的中轴线文化。“这种数字化应用在给中轴线带来更好展现形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中轴线文化理解的门槛,为社会公众了解中轴线提供了更便利的平台,将为中轴线申遗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西城区文旅局局长靳真说。
在东城区,自8月26日以来,鼓楼推出“时间的故事”展览,新型的沉浸式数字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尝鲜”。该展览共展出10件藏品,48件辅助展品和装置,6个数字影片和12个交互体验展项,融知识性、科技性、互动性为一体。观众可以在悬浮于空中的“报时更鼓”和“永乐大钟”前,体验虚拟击鼓、撞钟;可在“四九城里听钟声”展项前,收听乾隆京城图中不同位置的钟声,感受当年“钟声十里,莫不耸听”的盛况;可在触摸屏上揭开日晷(guǐ)、铜刻漏、碑漏、时辰香的计时原理和精巧构造,读懂箭尺、12时辰和24节气;还可以选播曾经回响在“鼓楼前”的多种老北京叫卖声;“北京中轴线”VR体验装置,还能帮助攀爬困难的观众体验登临鼓楼二层、自由漫游二层展厅并远眺中轴线。 文/本报记者 崔毅飞 蒋若静 解丽
案例
高二学生拍摄中轴线建筑的日月星辰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北京中轴线的责任和义务。北青报记者发现,通过展览、讲座、赛事等活动,公众对于中轴线的认知逐步深化,更有人主动参与到中轴线文化的传播中。
6月11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启动“第二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大赛设置场景业态、助力申遗、视觉影像、文创产品、数字文创五大赛道。其中有一组参赛摄影作品,以中轴线的星空为主题,作者是人大附中朝阳分校的高二学生杨天霖。
杨天霖的母亲介绍,今年8月,她去中轴线大讲堂听了关于“北京中轴线大赛助力中轴线申遗”的讲座,思考能为中轴线申遗做些什么,“回家后,我和先生、孩子一起分享了讲座内容,决定从孩子近期学习的天文摄影入手,拍摄一组中轴线主要建筑的日月星辰,随之起动为期一个月的拍星空计划。”
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天坛、正阳门、天安门、午门、角楼、景山万春亭、地安门大街、鼓楼、钟楼,杨天霖的周末和假期,每晚都泡在中轴线上。“通过此次星空拍摄活动,孩子用脚步丈量中轴线,对其历史、文化有了亲身体验,现在对中轴线上的建筑更是如数家珍。因为这次拍摄活动,还锻炼了孩子的组织能力,他在这个月成为学校天文社团的团长和古建筑社团的副团长,在他的带动下,有更多同学认识了北京中轴线。”杨天霖的妈妈说。
内存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今起施行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加强立法保护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必要环节。为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5月25日通过,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五章三十一条,分为总则、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法律责任、附则。在立法思路方面,一是对标国际公约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依法保障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三是重点解决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四是做好与城乡规划、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
如何定义北京中轴线?《条例》第二条明确: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指北端为北京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对象包罗万象。《条例》中明确其建筑物由北向南依次为:北京鼓楼、钟楼、地安门外大街、万宁桥、地安门内大街、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正阳门、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御道遗存、永定门等。此外,依托中轴线标志建筑构成的景观视廊,与中轴线密切相关的水文化遗产、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名园、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国家礼仪传统、城市管理传统、建造技艺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等,也都列为中轴线的保护对象。
《条例》第六条明确“市文物部门”主管北京中轴线的整体保护工作。此外,《条例》对标国际公约,提出一系列保护要求和保护措施,包括编制保护管理规划,划分遗产区和缓冲区,针对各类保护对象提出具体保护要求等,并从资源调查和保护监测、考古勘探、工程建设、腾退改造、应急保障等方面,规定了全方位的保护措施。
对话
在原址保护文物
更容易留住乡愁
今年67岁的范来友,生长在钟鼓楼脚下的钟楼湾胡同,听鸽子哨长大的他,见证了中轴线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范老在2020年底曾经以生活在中轴线附近的“老北京”的身份登上了本报2020年底举办的《中轴现时与愿景》展览。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再次采访了他。
北青报:保护北京中轴线,给您的生活周边带来了哪些改变?
范来友:近些年来,能看到城市绿化、路面、照明要比以前好。尤其是家门口的钟鼓楼,维修养护的频次比过去高,能感受到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在鼓楼最新的“时间的故事”的展览中,通过触摸屏可以了解钟鼓楼的前世今生,这样的展陈体验以前不曾有过。我觉得这种数字化的形式挺新颖的,让人对中轴线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北青报:您是否参与过保护中轴线?
范来友:前年北青报记者采访我时我就介绍过,儿时的钟鼓楼就像少年宫,学生们在里面看书、打克朗棋、表演自编自演的独幕话剧。放学后,到鼓楼北门外的茶馆儿,花上2分钱喝一碗大碗茶,5分钱听一回评书,听老人们讲北京城建造和铸钟娘娘的故事,一晃就过去半个多世纪。近些年,国家在保护钟鼓楼的过程中,曾就鼓楼大厅的保护利用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样的建言献策,应该算是一种公众参与。
北青报:对于北京中轴线和老城风貌,您心存哪些期待?
范来友:我家到我这辈人,已是第三代居住在钟鼓楼旁。希望北京在发展过程中,能留下更多的原住民、老街坊。此外,老百姓喜欢真实的东西,希望更多文物能得到原址保护,这样才能留住乡愁,例如,烟袋斜街有一个老邮筒,至今立在路旁,如果将它移到博物馆,就丢失掉很多情感记忆。总而言之,我希望老城可以静下来、变得更有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本站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有侵权违规信息请联系删除。